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筝一对一 >赵墨佳:难得的古筝后起之秀

赵墨佳:难得的古筝后起之秀

2022-05-17 22:33:57

在中国,学习古筝者起码千万,这些莘莘学子埋头学艺,耗费了多少时光无法统计,最后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会弹古筝的人”而已,由此,我已经很少,或者干脆不去关注这些“众生”者,因为千篇一律的弹琴者,不值得耗费我的“精力”。    

一次,上海音乐学院的古筝教授王蔚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一定抽出时间去看她学生赵墨佳的音乐会,电话里不多介绍赵墨佳是咋样的人,而只是告诉我,“赵墨佳是我的研究生,是保送的研究生”,从而让我知道了这位学生的“分量”。那天我在微信里发了一条消息,想不到上海音乐学院另一位古筝教授祁瑶给我留言,“这孩子不错,值得你去听她的音乐会”。

这两位教授都是我的好朋友,在上音也被誉为“最严厉的教授”,她们一般不会轻易赞扬学生,更不会轻易邀请乐评人前去“捧场”,至少我认识她们十多年,她们从来没有“邀请”过我去看一场她们自己学生的音乐会。       



站着学琴的孩子


整台音乐会让我最为关注的是赵墨佳自己演奏,自己创作的独奏曲《蕣》。


辞海上关于“蕣”的解释就是“木槿”。赵墨佳告诉我她的创作灵感源于白居易的诗句:“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木槿花朝开暮落,却不自怜自哀。每一次盛开都倾尽所有般绽放,凋谢又是为了下一次的更绚烂。槿花拥有温柔的坚持,如太阳日复一日落下又升起,如春去秋来四季轮换,却是生生不息。她觉得“如今古筝创作曲很多都来源于专业作曲家的创作,比较晦涩,难于打动观众,或者说,难于接地气”,因此,作为演奏者,她就自己写作品,目的就是“打动观众”。  

 

果不其然,我听后,尽管作品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但通俗、上口还是做到了,掌声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赵墨佳告诉我: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而且人前表演也不害臊,我爸妈就觉得我应该学个乐器当作兴趣爱好。在我三岁半的时候,当时我启蒙老师王前进老师在我们那儿很有名的,我爸妈就带着我过去给王老师看看。王老师一看我这个小萝卜头就说太小了吧,爸妈跟王老师说我好像挺有音乐感觉的,于是王老师就让我唱歌跳舞表演一下,看完之后就收我为徒了,哈哈哈。我本来看起来就比同龄孩子要小,再加上当时年龄又小,古筝对我来说太庞大了,坐在凳子上手都够不到低音区的琴弦,所以我从小是站着练琴的,而且我爸还做了个木盒子给我踩在脚下才够得着……

孩子练琴时间长了肯定是坐不住的,刚开始的新鲜劲儿一过,练琴就只剩下枯燥和任务。我妈妈是老师,所以她比较有办法治我,她把我的练琴时间拆开,每次练十分钟;起床后先练十分钟再吃早饭,午饭后练十分钟,幼儿园放学回来练十分钟再玩儿,晚饭后再练十分钟……这样竟然也就慢慢习惯了。

我觉得,不管学什么东西,最困难的就是坚持,不仅是孩子要坚持学,家长一样要坚持跟着,所以我觉得我爸妈对我学琴的坚持真的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有一段时间,曲子学到了五级,需要左右手配合弹奏,难度一下子上去了我有点接受不了,练琴也就越来越感觉厌烦,爸妈看我这么痛苦差点也要放弃了,后来我妈妈作为老师的那股子把孩子教育好的韧劲儿又起到了作用,那一坚持,竟成就了我今后的人生。

 

“名落孙山”让我奋起直追


大概是二年级的时候,我爸妈看到了一起在王老师那里学琴的陆笑姿姐姐(现在也是著名的青年古琴演奏家)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他们就不知道怎么的也动了念头,想着要不让我也去考考看,他们问了我怎么想,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专业、业余,什么音乐学院,我就想着那就考呗,这之后一年的备考却根本不是试试看这么轻松简单了。

上音附小是从小学四年级才有面向全国招生,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三十人左右,包含了各种学民乐、西洋乐器的学生,而古筝的招生名额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不做那个第一,那就什么用都没有了。在了解了考学的困难之后,我爸妈竟毅然决然让我三年级休学在家里练琴,所有文化课都是自学,这时候我的妈妈王老师——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哈哈哈。

考入附小后我就一直跟随王蔚教授学琴至今,这又是一位影响我的王老师,哈哈哈。我其实附小、附中都不用功,大概是一下子脱离了父母的掌控,一个人住校没人念叨练琴,那真是玩疯了的六年。那时候偷偷攒钱买了个随身听,大量地听流行歌,唱歌,写词写歌,琴都是每周专业课前一天晚上才练一下,哪怕是练新曲子……可能就是从那时候起锻炼了我摸新曲子的速度都比较快,哈哈哈。直至初三的暑假参加了文华奖的少年组比赛,才使我意识到我与别人的差距,荒废了多少练琴的时间,当然那次比赛没有得到名次。回上海我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连琴房老师都惊讶我开始拼命练琴了,甚至还给我颁发了练琴刻苦奖呢。我的手指技术就是从高一才真正练起来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只要是自己自发主动地去努力,一切都不晚。

还有就是我也并不觉得疯玩儿的那六年对我一点正面影响都没有,我就是从那时候接触了各种流行曲风,努力使自己的音乐不局限的大民乐的惯性处理模式里,创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尝试的,虽然没有专业学过作曲,可是大量的听作品也是学习的方式。这次音乐会上我演奏了自己创作的《蕣》,说不上专业的作曲技法结构等等,只是凭着自己的音乐直觉写心里的声音而已。



学琴期间什么时候最开心?

当然是不练琴的时候最开心啦哈哈哈哈。不过这是小时候的我。现在我开心的时候,是每当隔一段时间看看之前的弹琴录音或录像,就会很想笑以前怎么弹成这样,然后因为看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而感到开心。失落的时候太多了,比赛失利的时候,一个人扛着琴在路边打车一直被拒载的时候,最多的时候是找不到状态。这是非常难过的,因为音乐不像数学,数学再难也有个标准答案,可是音乐没有,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除了专业老师的指点,更多的是自己摸索。不是说练够多长时间琴就能找到感觉,有时候练的越多越迷惘,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很多时候只是手指在很机械地运动。而且许多时候老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很抽象的,要靠自己去理解去摸索,但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吧。就是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说实在的,除了古筝我也没想过别的理想,古筝已经扎根在我的成长、生活,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所以我从没想过如果离开古筝后我会做什么。当然其他爱好是有的,我喜欢唱歌,还有做手工哈哈哈,也是意外发现自己手挺巧的,我的手原来不只是弹琴,做手工缝纫什么的我也是有点天赋的哈哈哈。我觉得有一点业余爱好是很重要的,这使我不是时时刻刻沉浸在古筝的世界里,做手工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安静很多,专注在一件完全不同领域的事情中也是一种放松。


可爱的“王蔚老师”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王蔚从教20多年来先后培养出刘乐、任洲洋、谢涛、邓海琼、陈珏、陆莎莎、雷焕然、陆笑姿等30多名如今活跃在国内外古筝乐坛的“名家”。

我问赵墨佳,王老师在你学艺多年里是咋样的老师?她话闸子一下打开:

说到我的专业导师王老师那就能有一堆说不完的话。她是个很可爱的老师,认真教学之余总是愿意接触一些年轻人的语言,网络用语在她嘴里总是溜溜的。

我们王老师上专业课和别的老师都不太一样,她的琴房里总是坐满了学生。其实是王老师她自己特殊的一种教学方式,她会要求学生坐在旁边听课,不管是上完课的还是还没上的学生,大家就坐在琴房里面经常一坐就是一天。不管王老师正在给别人上什么曲子,我们都听着,有时王老师还会问我们听后有什么感觉,哪里需要改进。无形中各种曲子我们都反复听了无数遍,而且每个人的演奏处理都是有不同之处的,这使我们不局限在自我的演奏中,学习借鉴不同人的不同风格。

而且在我看来,这样的上课方式最有效的地方在于会使我们对传统风格乐曲的把握上更加准确。因为古筝的各个传统流派都有其特有的技法和韵律特征,很多细微的变化不是能用语言或者谱面能教会的,就像民间艺人他们都是靠口授心传、耳濡目染一样,在我们不断反复的听王老师授课中,我们都很自然的接受了传统乐曲的风格特点,并没有刻意地去记去背。


在专业方面王老师有她坚持的原则,从小规矩要做好,比如说像山东筝曲《四段锦》要求使用大拇指小关节托劈的技法,但由于这样的技法快速演奏就比较难恨考验基本功,许多人就会偷懒用大关节托劈或者抹托等比较容易的指法,但是王老师就好严格要求我们该怎么弹就得怎么弹,一点偷工减料都不行。

在生活上她就没有这么严肃较真了,王老师和学生们都像朋友一样聊天吃饭逛街,我们还一起去汗蒸房呢哈哈哈。但是可能就是这样和老师越来越亲,渐渐的我也有点没了分寸。

我记得去年因为一次开玩笑被王老师很严肃地教训了,她说不是为了这一点事儿跟我生气,而是怕我日后进入社会,会因为我的做事说话不过脑子而吃亏。那次真的是这些年来王老师最严厉的一次骂我,骂完后还把我赶了出去让我自己好好反省。我出门后躲在厕所里哭了半小时,哭完以后又腆着脸回去认错,心想大不了就是再被骂一次,因为我知道她的用心。学琴先学做人,王老师是教琴先教做人。

因为我平时的性格有点大大咧咧的,讲话经常不过脑子,王老师为此很严厉的说过我,并且要求我必须对任何老师都要用敬语,称呼都要说“您”,包括对她。一开始我很不适应,毕竟从小跟王老师学了十多年,已经非常亲近了,一下子使用“您”就显得生分,但是王老师坚持,她说,只有我连对她都习惯称呼“您”了之后,对任何老师我都会很自然地说出“您”而不显的很不自然的假客气,她说对待老师的这份尊敬是要打心里的真诚。


我以前参加比赛之前,王老师都会提前给我做心理建设,让我看淡结果如何,比赛失利没得奖回来她会照样鼓励我,然后再开始和我反省这次的问题、总结经验。她总是说,“比赛得奖固然是好,但我更希望看到你在一次次比赛中的成长”,因为那些经验和临场的心态是平时上课练琴学不到的,只有经历过高压的赛前准备和舞台上的那几分钟才能使我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是我对比赛又爱又恨的地方,哈哈哈。

就像这次我开独奏音乐会一样,在准备的这段时间里我也锻炼到了很多平时练琴之外的东西,比如说体力,精神注意力,因为你知道其实一场音乐会越到后面越难熬的不光是你的体力,还有你的精神。在台上时间一久就容易不集中就会失误,或者变成只会动手指肌肉不走心的机械演奏。所以在音乐会前一周,王老师特地帮我申请了学校的一个小音乐厅给我走台,让我按正式顺序完整的走一遍音乐会的曲目,然后知道自己的问题、总结经验,以保证最后音乐会的效果。在音乐会结束后,王老师也和我总结这次音乐会在环节上哪里还需要改进,她的这些敬业和专业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不满足于眼前,永远在学习。

拉拉扯扯的和赵墨佳聊天,发现她是一个很健康、很阳光的女孩,在王蔚的雕琢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大气的音乐家必备的素质,如果我们给予她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健全的女古筝演奏家会诞生在我们这个民族音乐的舞台上发放异彩。

赵墨佳--如是


越声/文图  黄真/编辑




谢谢加以关注、转发、点赞和支持!

欢迎在文末评论!

让我的原创“踏迹寻音” 的公众号脚步不断推出新作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洛阳古筝培训联盟